重视瘢痕手术术后处理,确保手术顺利成功 1)全身情况观察: 全麻患者术后要注意全身情况的观察和维护,如定时测定血压、脉搏,输液等;如患者感到切口疼痛,可以应用止痛药对症处理。 2)创面局部情况观察与处理 ①保持创面清洁、干燥,以适当的压力固定包扎,注意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,经常检查敷料是否有包扎过紧的情况。 ②询问创面有无疼痛不适,如有异常疼痛,应及时换药查看创面,以早期发现创面有无出血或血肿,如创面有出血征象,表现为皮肤张力较大、皮肤表面有淤血斑,可给予调整引流、局部和全身加强止血药物应用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、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和止血治疗。 ③观察创面有无潮湿、分泌物流出,如有,应及时换药查看创面,以早期发现创面有无感染,如创面有感染征象,应给予创面消毒换药、外用抗菌软膏、全身应用抗生素、理疗等措施,控制感染,促进愈合。 ④如放置引流,应注意保持引流通畅,观察引流物的质和量,如无异常,术后2~3天引流管中的引流液变为淡黄色,且每日引流量<20ml即可拔除。 ⑤瘢痕切除改形缝合术:如无异常,一般于术后2~3天打开外敷料观察换药,2~3天换药1次,直到拆线,拆线时间:面颈部为5~7天,躯干部为7~10天,四肢为12~14天。 ⑥皮肤游离移植术:皮片愈厚,所需固定时间愈长,在无菌创面上植皮时,刃厚皮片需固定4~5天,中厚皮片固定6~8天,全厚皮片固定8~10天,方可初次更换敷料,观察皮片生长的情况。 如皮色红润,皮片与创面基底粘连甚紧,表示皮片已成活。如皮片呈暗紫色,局部有波动感,则是皮片下有血肿形成的征象,可用空针吸出积血或将其切开,清除血凝块后再予以适当加压包扎,皮片仍有成活可能,以后隔日或每日更换敷料。如皮片上有水疱时,多在皮肤表皮下,可将其抽去或切开后继续加压包扎换药至表皮脱落。如皮片呈干性坏死时,应将坏死部分及时剪去,给予隔日或每日换药,面积较大时可以给予补充植皮。 下肢植皮,必须在包扎妥当后方可逐步下床活动,一般需包扎3周以上。如无异常,植皮区一般于术后10~14天拆线。拆线后,创面宜继续包扎固定2~3周,同时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和瘢痕增生的预防。 全厚皮片供皮区如为直接缝合者,需视缝合张力的大小决定拆线的时间,刃厚或中厚皮片供皮区,在2周内除确认发生化脓感染时,不宜轻易更换敷料,尤其是严禁不必要地揭除内层油制纱布检视创面,即使发生局部感染,也只应局部引流,否则将招致出血和损伤脆弱的新生上皮,易于形成持久不愈的溃疡和愈合后的瘢痕增生。 ⑦所有创面伤口愈合后,均应加强瘢痕增生的预防,如佩戴弹性织物持续压迫,应用抑制瘢痕增生的制剂,物理康复治疗,为期至少半年,以保持皮片平整,减轻后期皱缩,防止创缘处发生瘢痕增生。 3)抗生素应用 瘢痕手术属于可污染手术,是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指征。如患者一般情况好,小面积瘢痕切除直接缝合术,也可不用抗生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