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micxp_threadbk] [micxp_title] 伤口早期变化 伤口收缩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[/micxp_title] [#] 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,数小时内即出现炎症反应,表现为充血、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,故局部红肿。早期白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3天后转为巨噬细胞为主。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成块,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,凝块和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。 [##] 2~3日后,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,于是伤口迅速缩小、直到14天左右停止。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。在不同情况下,伤口缩小的程度因伤口部位、大小及形态而不同。伤口收缩是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,与胶原无关。因为伤口收缩的时间正好是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时间。 [###] 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。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.1~0.6mm的速度增长。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,并呈袢状弯曲。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,故无感觉。第5~6天起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,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,以后逐渐变缓。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,出现瘢痕形成过程,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。可能由于局部张力作用,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。瘢痕组织过度增生,又称肥大性瘢痕。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,称为瘢痕疙瘩;其发生机制不清,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。 |